中國象棋特級大師徐天紅笑傲“楚河漢界”
    問:在去年8月的人機大戰(zhàn)中,你甘冒失敗于電腦的風險,參加比賽,幫助象棋走出目前的困境,這境界讓許多喜歡象棋的人感觸較深。那么對中國象棋走出低潮、走出邊緣化,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
    徐:其實我曾經設想了很多,比如說現(xiàn)在有亞洲杯團體賽,每兩年都有一屆,我覺得這個形式已經落后了,我曾經跟亞象聯(lián)的秘書長提出設想,我說應該把亞洲象棋錦標賽改為亞洲象棋俱樂部賽,這樣就不存在戶籍問題了,允許每個俱樂部引進兩個外援,但你上場呢只能一個外援,每場四臺棋嘛,你可以有一個外援棋手來助陣,你自己找,肯定要找最好的。我們中國隊水平最高,這樣一來,很多優(yōu)秀的中國棋手呢,就可能會走向亞洲各國,走出去。表面上看,我們是去代表他們參加比賽,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我們的一些理念,把我們先進的訓練方法傳授過去,實際上等于既是做外援,又是做教練,我說只要走出這一步,亞洲象棋的水平會飛速提高。另外,象棋本身賽制的改革,我們說要實行淘汰制。過去我們都是采用大循環(huán)的,前一段時間還出了什么假棋事件,就是跟賽制有一定的關系,人家覺得最后一輪碰到你沒希望了,你還有希望嘛我就成全你,那你總會給我一點回報吧,對不對?如果是淘汰制,就不會有這個事情了。還有一個是規(guī)則上的改革,你不是說和棋多嗎?現(xiàn)在兩個人都愿意和棋,但你先手和,你只能得一分,我后手和,我得兩分,那你肯定就不愿意和了。從賽制上、規(guī)則上做些改革,我覺得象棋是有希望的,問題是你要做起來。
    問:你愛人汪霞萍也是象棋國家大師,1988年拿過全國個人賽的亞軍。1年前,你兒子徐露華又奪得了省第十五屆金箔杯象棋公開賽少年組冠軍,你們家堪稱是一個“象棋之家”了。
    徐:說象棋之家肯定是名符其實。我太太嘛,以前當過運動員,現(xiàn)在是南京市青少年宮的象棋老師,她帶的學生比我多,前前后后可能要上千了。我小孩今年13歲,在金陵中學河西分校讀書,是業(yè)余的二級運動員。他一直很厲害的,最近他們學校有個競賽考試,全年級有800個學生,他總分排第13名,在班上排第1名。其實我們沒有刻意去培養(yǎng)他下象棋,我覺得如果我主動去培養(yǎng)他,那是空的,浪費時間和精力,現(xiàn)在是他主動要學棋,有時候他上網(wǎng)下棋,我就在旁邊給他點撥點撥,講一講,這樣他反能學到東西。
問:在你成為專業(yè)運動員之前,除了哥哥把你領上路,泰州有沒有一些對你產生過影響的棋壇高手?
    徐:有有有,諸祖仁你知道吧,泰州文化館老館長,他對我很好。還有康世龍,老計委副主任,他對我也很關心,我進了省隊之后,他還經常跟我聯(lián)絡。這兩位老人現(xiàn)在都不在了。然后就是顧蔭民,以前是泰州軋鋼廠的廠醫(yī),他是泰州市的老象棋冠軍,現(xiàn)在還在泰州教棋呢,恐怕有70歲了。他可以說是我的啟蒙師傅,一直教我的,包括年輕的象棋國際大師謝靖,也是他教過的。他這個人很熱心,而且待學生很真誠,是無償?shù)、發(fā)自內心的。我記得第一次見他是在一個很熱的夏天,我爸爸跟我說,來見見冠軍教練啊。我們家有個院子,院子里有一張涼椅,顧師傅就往那個涼椅上一躺,我們就泡一杯茶,弄個小桌子,桌上弄副棋,然后他說,這樣吧,讓你一個馬。拿掉一個馬,我就跟他下了,他眼睛不看棋盤,我還是輸給他了。然后我爸爸說,拜顧叔叔為師啊。這是第一回,后來我就跟著他學棋,慢慢地,提高了,因為下完了他還復盤跟我講啊,把真心都掏出來了。后來下得差不多了,他說可以了,你能出去下下了。之后泰州市有比賽了,顧蔭民就推薦讓我去下。我還記得我快去省里面比賽的那段時間,每天一到下午一點鐘,他就過來,打個譜,我們兩個人下棋。所以我覺得當時我棋藝有進步也是有福份的,看到你一點點進步他都開心,F(xiàn)在我回去的時候都會去看他,他說你把那個對決拿出來看,說你怎么搞的啊,我們還探討呢。
    問:進了省隊就是專業(yè)運動員了,那時候自己狀態(tài)怎么樣?
    徐:那個時候對棋啊,可以說真的是一往情深,我覺得從1978年進了江蘇省隊,一直到1987年,差不多十年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棋,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下棋,不是打譜就是看書,不是看書就是下棋,很癡迷。然后1981年在廣東肇慶,我正式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比賽,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全國成人團體賽,當時不到20歲。我記得是11輪起,我6勝5和,為江蘇隊立下了功勞。那一次我們江蘇拿的第4名,之前江蘇最好的成績也就是前6名。
    問:這是團體賽,個人賽你哪一年亮相的?
    徐:我第一次參加全國個人比賽是1983年,在昆明。之前個人賽全國搞的是“象甲聯(lián)賽”,1983年解體,就不搞了,這樣一來,年輕的隊員們就有機會直接跟那些大師啊、高手啊較量了。這一次我獲得了全國的第13名。
    問:第一次以成人身份參加全國個人賽,第13名這個成績應該不錯了。
    徐:是啊,你覺得應該很滿意了,事實上我非常痛苦,比賽完了以后就像生了場大病,因為當時我是沖著冠軍去的,抱負很大。主要還是年輕哎,不知道外面的情況,自我感覺從1977年試訓,78年進隊,到83年也磨練了有五六年了,確實訓練花的工夫也很大,在省里面的內部訓練都是第一,加上老師啊朋友啊有時候表揚,好像我已經脫穎而出了,我去就是要爭冠軍啊。當時不懂,一個人的水平是兩方面組成的:一個是你的技術水平,第二個是你的經驗。很多運動員平時練得很好的,但一到比賽,馬上動作就扭曲,一扭曲就完蛋了。當時真是年輕氣盛,雖說也做了充分的準備,結果叭叭叭,開始連輸三盤,三下子把頭都敲昏了。之后李國勛教練,還有其他老前輩都安慰我說,我們以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不是輸在棋藝,你是輸在經驗上,欲速則不達嘛。輸了三盤,一看,反正自己都沒希望了,什么想法都沒有了,就正常發(fā)揮了,后來還追到第13名。
    問:這么說來,當時你確實還是很有優(yōu)勢的。
    徐:對,后來1984年在廣州,吸取了教訓。當時省里面老師也講,說小天紅啊,你不要太急噢,拿個大師也可以啦。因為當時國家有規(guī)定的,前8名定為大師,那我就想,先搞個大師再說吧,所以這次下得比較保守,最后連和了兩盤,拿了個第8,大師到手了,也算是完成了任務。1985年在南京參加全國個人賽,拿的是第4名,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大家也鼓勵嘛,勁頭很大,自己也覺得很風光。那時在江蘇的歷史上,象棋男子個人最好成績就是惠頌祥的全國第4,我等于平了這個紀錄。1986年在湘潭,一路發(fā)揮得也是很正常,最后一輪跟呂欽,我們兩個人誰贏誰就是冠軍,如果和呢我就是亞軍,輸了,前6名都沒有。當時呢我很矛盾,事后有記者采訪我,我說,說句心里話,從思想上我并沒有準備去沖擊冠軍,1983年倒是想去沖擊冠軍的,當時是不知天高地厚,較量了幾年之后呢,覺得他們真是高嘛。所以1986年我也在謀劃,請老師來商量,他們說萬一你形勢不好,你就和,因為呂欽他只要是和,他就是冠軍,他只要拿冠軍嘛,你和就和吧,他才不管你形勢好壞呢,對不對。克赃@樣一想也好,我說我先盡一下努力,因為這個棋又不能下得不可收拾,快殺到你老家了,你提和,人家當然不理你了。所以后來我看我已經不具備取勝條件了,我提和,呂欽他也是欣然接受。1987年沒有成績,1988年在呼和浩特拿了個第5,然后1989年,拿到全國冠軍。在重慶,發(fā)揮得很好,主要競爭對手是胡榮華,胡榮華咬得很緊,最后相差0.5分嘛,那個時候相對來說,患得患失的心理少了,各個方面相對比較成熟了。1990年、1991年沒有什么突出成績,1992年在北京拿了一次全國亞軍。1993年參加世界錦標賽,獲得冠軍,而且是團體跟個人兩項冠軍。之后陸陸續(xù)續(xù)也拿了些,1995年以后,我又兼做了教練。
問:你這些年來在培養(yǎng)年輕棋手上很用功,目前帶的這支隊伍整體情況怎么樣?
    徐:我們這支隊伍呢,團體拿過全國冠軍,拿過一次亞軍,還有拿過第4,拿過第8、第9,去年是第10,差點降級,因為到第11、12就降級嘛。
    問:現(xiàn)在你們棋隊在國內排前10名沒有問題吧?
    徐:那絕對沒問題,我覺得我們這個隊伍應該排前8,沖前6,乃至沖前3的隊。我們這個隊伍在全國,年齡上是屬于比較年輕的,除了我47歲,我?guī)У?個隊員,一個28歲,一個25歲,一個23歲,還有個21歲,都處于上升階段。
    問:當了棋院副院長以后,行政事務也多了,這肯定影響你下棋了?
    徐:應該是。舉個例子,像“三甲聯(lián)賽”,從拉贊助到出去比賽,我們每個星期要出去一趟,其他不說,落實車票,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要去安排啊,比如預訂車票要六天以上,你一大意,到前三天就來不及了,也是個心事。還有,客隊來了你得安排住宿、吃飯,記者來采訪,你得接待吧,F(xiàn)在你讓我坐那兒,靜靜坐三個小時,根本做不到,但我還是要擠出時間坐下來。
    問:1996年在胥浦,你創(chuàng)造了有史以來象棋車輪戰(zhàn)世界最高紀錄,以1對100人進行了車輪大戰(zhàn)表演賽,比賽長達9個多小時。
    徐:對,這是到上海申請了吉尼斯紀錄,他們來公證的,就是每一盤棋都有對決紀錄。儀征胥浦鎮(zhèn)它屬于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地方,那兒蓋了個很大的體育館,然后登報招來了100個對手,有儀征市的,有周邊地區(qū)的。他們在臺上放了100臺棋,這場棋呢從早上8點半一直下到下午6點半,中午我也沒有吃飯,就拿了點巧克力和兩杯飲料。本來他們說是用一個輪椅車來推我的,我說不要,坐輪椅好像我變成殘疾人了。這場活動,最后是83勝16和1負。
    問:這類形式現(xiàn)在又有了發(fā)展,也讓你又創(chuàng)造了幾個紀錄,比如2000年6月10日在南京五臺山體育場的“中國象棋世界之最”名人賽,你與胡榮華戰(zhàn)成平局,并創(chuàng)造了“世界最大棋盤和象棋”的吉尼斯紀錄。2003年5月1日,一個全國最大的棋盤又在廣西天書草坪上建成,你和許銀川巔峰對決,被稱為曠世之戰(zhàn),這個棋盤又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徐:對對對,巔峰對決,那個棋盤很大,真大。很奇怪,你說高山頂上有塊平地,應該有草有樹啊,可它那個上面就只有石頭,石頭上還有那種奇形怪狀的圖紋,像天書,真讓人浮想聯(lián)翩。
    問:當時還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策劃,比如穿上古代的服裝,為什么要這樣去裝扮?
    徐:實際上都是推動、推廣象棋的一些工作,用這些形式讓更多的愛好者來欣賞棋藝。
    問:你曾說過:象棋在中國源遠流長,群眾基礎十分深厚,數(shù)億人會下象棋?墒乾F(xiàn)在的象棋似乎并未達到“熱火朝天”的程度,受關注度也不很高。這是什么原因?
    徐:一個棋種的熱與不熱,這是一個社會現(xiàn)象,當然我不是要評價社會有哪些弊端啦,但是我們的一些時尚行為有些偏差,這是肯定存在的。比如說圍棋,喜歡它的人,好像層次就高一點,但象棋呢,雖然喜歡它的人在規(guī)模、人數(shù)上都超過了圍棋,這是絕對的,但是,喜歡它的,大部分是真正的老百姓,不是時尚人群,不是這個社會的“上流”。另外呢,象棋的推廣工作不是太成功。日本的象棋協(xié)會秘書長曾經問我,他說中國把象棋列入推廣項目,那當時北京舉辦亞運會,為什么不設置這個項目呢?更重要的,他說,中國的全國運動會都不設置這個項目,還說要把它作為一個推廣項目,那不是自相矛盾嗎?我說這肯定是我們國家的整體布局。但確實,他問得很對呀,你說把它作為一個項目推廣到全世界,你本身的全國運動會都不設置這個項目,你不是矛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