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榮,1961年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象棋特級大師,三次獲得全國個人賽冠軍和多項其他賽事冠軍。在嘉周杯第一天比賽結(jié)束后,他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趙老師,首先祝賀您今天取得了一勝一和的佳績。尤其是取勝于幼華這盤棋,實在是太精彩了。
趙國榮:謝謝!其實這盤棋主要是于特大開局不是很成功,他臨場走出了新招,但事實證明新招可能并不成功。盡管如此,于幼華這種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象棋才能發(fā)展。你知道日本的將棋嗎,他們就特別重視創(chuàng)新。
記者:你還會下日本的將棋?能說一說嗎?
趙國榮:1991年的時候,咱們和日本有個交流計劃,我就去了日本。他們有個叫所司和晴的將棋棋手,我們兩個互相教,我教他
中國象棋,他教我日本將棋。
記者:通過學習將棋,你覺得對中國象棋的研究有促進嗎?
趙國榮:應(yīng)該有所啟發(fā)吧。比如他們的將棋沒有和棋,咱們象棋和棋太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影響了象棋的發(fā)展。
記者:胡榮華先生也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趙國榮:我同意。因為競技體育畢竟是要分出勝負的嘛,有了勝負比賽就更具對抗性和刺激性。
記者:您和您的老師王嘉良先生都有“東北虎”之稱,你準備什么時候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東北虎呢?
趙國榮:光有愿望還不行,還要有人。像我們小的時候,學棋的一般都學象棋?墒乾F(xiàn)在學圍棋、國象得越來越多,象棋的棋才越來越難找了。
記者:我們山東也面臨同樣的情況。
趙國榮:這可能是重視程度造成的差異,這方面你們媒體也有責任。
記者:對,我們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加強了對象棋的報道力度,每周還有一個專門的象棋版。
趙國榮:是嗎,那太好了,這樣對你們山東象棋事業(yè)的發(fā)展肯定是一個促進。
 
 
 
記者:趙老師,首先祝賀您今天取得了一勝一和的佳績。尤其是取勝于幼華這盤棋,實在是太精彩了。
趙國榮:謝謝!其實這盤棋主要是于特大開局不是很成功,他臨場走出了新招,但事實證明新招可能并不成功。盡管如此,于幼華這種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象棋才能發(fā)展。你知道日本的將棋嗎,他們就特別重視創(chuàng)新。
記者:你還會下日本的將棋?能說一說嗎?
趙國榮:1991年的時候,咱們和日本有個交流計劃,我就去了日本。他們有個叫所司和晴的將棋棋手,我們兩個互相教,我教他
中國象棋,他教我日本將棋。
記者:通過學習將棋,你覺得對中國象棋的研究有促進嗎?
趙國榮:應(yīng)該有所啟發(fā)吧。比如他們的將棋沒有和棋,咱們象棋和棋太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影響了象棋的發(fā)展。
記者:胡榮華先生也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趙國榮:我同意。因為競技體育畢竟是要分出勝負的嘛,有了勝負比賽就更具對抗性和刺激性。
記者:您和您的老師王嘉良先生都有“東北虎”之稱,你準備什么時候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東北虎呢?
趙國榮:光有愿望還不行,還要有人。像我們小的時候,學棋的一般都學象棋?墒乾F(xiàn)在學圍棋、國象得越來越多,象棋的棋才越來越難找了。
記者:我們山東也面臨同樣的情況。
趙國榮:這可能是重視程度造成的差異,這方面你們媒體也有責任。
記者:對,我們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加強了對象棋的報道力度,每周還有一個專門的象棋版。
趙國榮:是嗎,那太好了,這樣對你們山東象棋事業(yè)的發(fā)展肯定是一個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