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時佑:棋壇壽星惠風和暢,傳奇人生世界尊敬(圖)
     2011年11月27日,海內(nèi)外棋界瞻望2011年“李時佑杯”香港、美國象棋友誼賽,在香港九龍佐敦龍朝酒家隆重舉行!最終本次比賽結(jié)果,香港隊以三和一勝險勝美國隊。
      本次比賽精彩紛呈。參賽棋手或嘉賓,許多人都是過去多年、幾十年的老朋友、老棋友,美國象棋隊來到香港如同走家門、會親戚一樣,格外親切、格外知已。
     據(jù)悉,“老壽星”現(xiàn)年96歲高齡的李時佑先生,曾在美國生活多年,他就是50年前美國象棋協(xié)會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賽后,我專門訪問了“老壽星”李時佑先生。
      第一節(jié)、輸棋司令笑傲棋壇,樂此不疲棋樂融融
      在中國、在香港、在美國、在全世界的象棋圈子里,有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現(xiàn)年九十有六的“老壽星”李時佑先生,那真是叱咤風云、震憾世界。
     李時佑出生于1916年10月的香港,從小六歲開始喜歡象棋,李時佑小時候經(jīng)常去公園下棋,“以棋會友、以棋益智”,由于年輕時戰(zhàn)爭和事業(yè)闖蕩海內(nèi)外,五十年初期他才從美國回到香港。李時佑告訴我,當時棋癮又上來了,一時間逢棋友棋王就下上幾盤。
     李時佑有個特別尊稱“輸棋司令”,真的嗎?隨著采訪深入,“輸棋司令”真不簡單,李時佑下棋純粹是開心快樂,以棋益智!拜斊逅玖睢毕缕宓奶貏e愛好是“逢人讓雙馬”,當然是多少有彩金。《也式鸩簧侔。
     由于李時佑的特殊地位及老板身份,他下棋專門找海內(nèi)外著名棋王下棋,我以為李時佑先生的水平很高吧?哈哈,旁邊眾多熟悉他的老棋友插話說“逢人讓他雙馬”。
     曾經(jīng)五十年代初期,從海內(nèi)外來香港的著名棋王,包括當時風靡海內(nèi)外的香港董文淵、梁慶全、李志海,大陸陳松順、楊官璘、曾益謙等象棋高手,以后在象棋世界杯、亞洲杯期間,他先后多次與國內(nèi)的特級大師胡榮華、柳大華、呂欽、許銀川、徐天紅、陶漢明等,李時佑都是專門拜訪過下棋。
     “被人讓雙馬”是李時佑的開心娛樂,李時佑當然是輸多勝少,最后被棋王們尊稱為“輸棋司令”,李時佑輸?shù)瞄_心、輸?shù)酶吲d,當他稍占優(yōu)時,正是李時佑得意之時,開心的時候,偶爾李時佑還會吹上口哨,甚至會唱兩句中英文歌,因為他見識了眾多棋王的高超棋藝、增長了與海內(nèi)外棋王的真誠友誼,那真是與樂無窮、樂此不疲、棋樂融融,真是棋樂無窮啊!
     本次2011年“李時佑杯”香港、美國象棋友誼賽,就是由李時佑先生全程贊助。比賽現(xiàn)場休閑聊天之際,令人驚奇的是“老壽星”現(xiàn)年96歲高齡的李時佑,還是那么的精神飽滿,意氣奮發(fā)!袄蠅坌恰辈粌H贊助此次比賽,而且開心快樂的參加本次活動,更是找老棋手、老朋友下了幾盤棋,使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
     第二節(jié)、美國闖蕩事業(yè)成功,不忘棋界贊助奉獻
      李時佑先生1953年回到美國,以后他在美國生活50多年,他先后在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三大城市,開辦餐廳、開辦酒樓,一時間在美國三地生意紅火,事業(yè)成功。2006年他才特別“思念家鄉(xiāng)”,回到香港發(fā)展。
     李時佑先生德高望眾、身份特別,請看他給我的名片上稱呼,讓我按順序介紹:全美李氏總公所元老、香港海外李氏宗親總會首席會長、香港李氏宗親會首席總監(jiān)、香港象棋總會會長、香港臺山商會顧問、香港領(lǐng)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全美李氏總公所總長(1974年至1978年)、舊金山中華總會館總董(1981年)、舊金山中華總商會會長(1983年至1984年)、舊金山僑立東華醫(yī)院董事長兼院長(1982年至1983年)、舊金山中華總會館主席聯(lián)誼會理事長(1981年至1982年)、舊金山臺山寧陽總會館主席(1981年)。
      據(jù)悉,李時佑先生多次贊助香港象棋總會,1976年9月香港象棋總會遷入灣仔天樂里九號兆豐大廈四樓D座,至1982年遷往灣仔軒尼詩道354號昌業(yè)大廈十五樓,至1985年2月底,因租約期滿被迫遷出,香港象棋總會于是推舉李時佑會長為籌委會主席,發(fā)動組織投資公司,梁利成理事長亦親往謁見霍英東名譽會長,成立“光信有限公司”,成員除霍英東、李時佑、梁利成外,并有熱心人仕共同集資,“光信有限公司”成立后即購得九龍新填地街249-253號宏昌商業(yè)大廈五樓(4字)E/F座,免費租與棋會作為會址之用。
       1997年香港回歸,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委托香港棋會主辦“第五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在香港舉行大賽,實具相當意義,香港象棋總會首先與香港臨時市政局商洽,慨蒙答允相助共同主辦,更得世聯(lián)主席,香港棋會名譽會長霍英東贊助棋賽獎金三十萬元(分配與男子組、女子組、團體、非華裔組四項賽事),再得會長王銘,李時佑,黃泗三位大力贊助(王銘捐三十萬,李時佑、黃泗各捐十萬),梁利成,曾振邦,陳仲謀,陳文興,賴羅平,李鏡華,周自達,顏同珍等捐獻支持,財政賴以解決。
李時佑先生還是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顧問,近年被香港象棋總會敦請為永遠名譽會長。
     “海外存知‘棋’,天涯若比鄰”,美國彼岸大平洋雖然相距香港千山萬水,但是美國象棋隊來到香港象棋總會就如同到了家里一樣。請看:比賽現(xiàn)場、情感交融;切磋棋藝、以棋會友;以棋益智,棋樂融融;勝敗是兵家常事,友誼是天長地久。
       第三節(jié)、鮮人為知抗戰(zhàn)英雄,開過飛機打過日本
     隨著我采訪李時佑先生的深入,“老壽星”李時佑不由自主的給我看一個“特別珍貴”的禮物,我看到了是一個大概是“牛皮錢夾子”,他叫我再近一點看一下,我終于看到了是一個深凹下去的一排中文繁體字:“八一四勝利日,臺灣省二十七年”,怎么回事?
      李時佑先生特別告訴我,在他年輕20歲的時候,在美國參加空軍,曾在美國參加在中國開辦的第三期中華航空學校。李時佑曾是美國著名的陳納德將軍的部下,他多次聽過陳納德將軍講過軍事課。1937年日本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后,他隨美國陳納德率領(lǐng)的空軍部隊來到了中國,以后他獲得“空軍中!避娿。
      1938年8月14日,他奉命隨部隊“飛虎隊”空軍第一次和日本空軍正面交戰(zhàn),他的空軍部隊共打下六架日本戰(zhàn)機,第一次取得重大的勝利,受到美國和中國部隊的特別嘉獎,每一個參加軍人得到了獎品,其中之一就是這“牛皮錢夾子”。1939年李時佑受傷,以后復員回美國。70多年來,李時佑先生一直放在身上,時刻不離,因為這是他的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是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
     他特別告訴我,在抗日戰(zhàn)爭的艱苦歲月里,軍人經(jīng)歷使他奮不顧身、百折不撓,這對他的一生感受最大,無論何時何地,軍人的經(jīng)歷一直在激烈著他拼搏和奮進。
     我被他的經(jīng)歷震憾著、感動著,同時也為棋壇上有這位“抗戰(zhàn)英雄”驕傲。怪不得李時佑先生長期以來一貫“與人為善”、“贊助別人”、“先人后已”、“德高望眾”。
     采訪李時佑先生時,他特別告訴了我,他的祖籍中國臺山人,當年和他一起當空軍參加過抗戰(zhàn)的連他在一起,還有四位。李時佑先生親筆寫下了其它三位先生,這就是廣東臺山人張松仰、朱安琪、余連貴先生,算起來也有90多歲了。讓我們衷心祝愿多位老先生“壽比南山,福如東!薄
      第四節(jié)、李氏家族棋壇壽星,事業(yè)有成四世同堂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李時佑先生回到美國,先靠著復員退役金作底金,開餐廳、開酒樓維持生活,以后他又回香港兩地跑,1953年李時佑先生定居美國,以后他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兒孫滿堂。
      李時佑先生特別開心的告訴我,他有七個子女(二男五女)、五個孫子和三個重孫,四代同堂暨一大家子有三十多人。每年的全美李氏宗親、香港海外李氏宗親、香港臺山李氏宗親、美國舊金山中華總會等許多團體,紛紛來函來電邀請他出席大會,只要是時間上有、身體力行,他都會前去捧場和熱鬧。
      李時佑先生告訴我,目前他在香港直接三家參與的酒家。著名的有九龍灣、大圍、葵涌——三家同名“龍順軒海軒酒家”合股經(jīng)營。他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早晨8時起床,吃水果、看報紙、看電視、喝茶;每二、三天去看一次酒家生意。中午吃飯后,13時午睡,下午15時起床后,吃水果、看電視、喝茶;19時晚餐后,會見朋友、招客、看電視、喝茶;晚上23時前睡覺。
      李時佑先生告訴我,1954年他創(chuàng)辦了美國三蕃市象棋協(xié)會,象棋是他的畢生嗜好,也是他的唯一趣味。他告訴我,賭錢、打麻將,太傷感情,贏不好輸也不好,只有下棋,陶冶情操,趣味無窮。
      談起李時佑先生對象棋的興趣,李時佑先生是興致極高,樂此不疲。他告訴我:“象棋有著三千多年歷史。它既有簡單易學、趣味性強、老少皆宜的特點,又有變化無窮、局局皆新的藝術(shù)價值,是中華文明貢獻給世界智力運動家園的一株瑰麗奇葩!
      第五節(jié)、生死有命富貴有天,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老壽星”96歲李時佑先生談起生命很從容、很淡定,他告訴我:“生死有命,富貴有天”的道理和情操。他還特別告訴我并寫下了“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人生哲理詞句,讓我理解他的道理。
     因為我學過書法,知道著“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一詞來自于著名的王羲之《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fā)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讓我將《蘭亭序》全文報告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采訪過程中,看著“老壽星”李時佑精神振奮、紅光滿面,筆者很是激動和感動,令人更感動是,同是海外棋壇的名人:黃泗(香港象棋總會理事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永遠名譽主席)、梁利成(香港象棋總會會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學務(wù)委員會副主任、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李志海(香港象棋總會副理事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財務(wù)委員會副主任、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裁判長)、美國象棋隊領(lǐng)隊蘇秉湛(曾兩度獲得美國羅省棋賽冠軍,為美國羅省棋會名譽會長、現(xiàn)任香港象棋總會理事,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審核委員會副主任)、副領(lǐng)隊陳承恩(現(xiàn)住紐約棋會會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副會長)等,
       說起“棋壇壽星”李時佑先生,黃泗、梁利成、李志海、蘇秉湛、陳承恩等海內(nèi)外棋壇名人更是如數(shù)家珍,格外親近、格外親切、格外興奮、格外高興。
      看著想著,我就會特別聯(lián)想起古代人王羲之作的《蘭亭集序》的精彩篇章:“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情隨事遷,感慨系矣”、“ 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后之覽者,有感斯文”。真是有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精彩圖片請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5699b0102dtld.html
     2011年11月27日,海內(nèi)外棋界瞻望2011年“李時佑杯”香港、美國象棋友誼賽,在香港九龍佐敦龍朝酒家隆重舉行!最終本次比賽結(jié)果,香港隊以三和一勝險勝美國隊。
      本次比賽精彩紛呈。參賽棋手或嘉賓,許多人都是過去多年、幾十年的老朋友、老棋友,美國象棋隊來到香港如同走家門、會親戚一樣,格外親切、格外知已。
     據(jù)悉,“老壽星”現(xiàn)年96歲高齡的李時佑先生,曾在美國生活多年,他就是50年前美國象棋協(xié)會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賽后,我專門訪問了“老壽星”李時佑先生。
      第一節(jié)、輸棋司令笑傲棋壇,樂此不疲棋樂融融
      在中國、在香港、在美國、在全世界的象棋圈子里,有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現(xiàn)年九十有六的“老壽星”李時佑先生,那真是叱咤風云、震憾世界。
     李時佑出生于1916年10月的香港,從小六歲開始喜歡象棋,李時佑小時候經(jīng)常去公園下棋,“以棋會友、以棋益智”,由于年輕時戰(zhàn)爭和事業(yè)闖蕩海內(nèi)外,五十年初期他才從美國回到香港。李時佑告訴我,當時棋癮又上來了,一時間逢棋友棋王就下上幾盤。
     李時佑有個特別尊稱“輸棋司令”,真的嗎?隨著采訪深入,“輸棋司令”真不簡單,李時佑下棋純粹是開心快樂,以棋益智!拜斊逅玖睢毕缕宓奶貏e愛好是“逢人讓雙馬”,當然是多少有彩金。《也式鸩簧侔。
     由于李時佑的特殊地位及老板身份,他下棋專門找海內(nèi)外著名棋王下棋,我以為李時佑先生的水平很高吧?哈哈,旁邊眾多熟悉他的老棋友插話說“逢人讓他雙馬”。
     曾經(jīng)五十年代初期,從海內(nèi)外來香港的著名棋王,包括當時風靡海內(nèi)外的香港董文淵、梁慶全、李志海,大陸陳松順、楊官璘、曾益謙等象棋高手,以后在象棋世界杯、亞洲杯期間,他先后多次與國內(nèi)的特級大師胡榮華、柳大華、呂欽、許銀川、徐天紅、陶漢明等,李時佑都是專門拜訪過下棋。
     “被人讓雙馬”是李時佑的開心娛樂,李時佑當然是輸多勝少,最后被棋王們尊稱為“輸棋司令”,李時佑輸?shù)瞄_心、輸?shù)酶吲d,當他稍占優(yōu)時,正是李時佑得意之時,開心的時候,偶爾李時佑還會吹上口哨,甚至會唱兩句中英文歌,因為他見識了眾多棋王的高超棋藝、增長了與海內(nèi)外棋王的真誠友誼,那真是與樂無窮、樂此不疲、棋樂融融,真是棋樂無窮啊!
     本次2011年“李時佑杯”香港、美國象棋友誼賽,就是由李時佑先生全程贊助。比賽現(xiàn)場休閑聊天之際,令人驚奇的是“老壽星”現(xiàn)年96歲高齡的李時佑,還是那么的精神飽滿,意氣奮發(fā)!袄蠅坌恰辈粌H贊助此次比賽,而且開心快樂的參加本次活動,更是找老棋手、老朋友下了幾盤棋,使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
     第二節(jié)、美國闖蕩事業(yè)成功,不忘棋界贊助奉獻
      李時佑先生1953年回到美國,以后他在美國生活50多年,他先后在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三大城市,開辦餐廳、開辦酒樓,一時間在美國三地生意紅火,事業(yè)成功。2006年他才特別“思念家鄉(xiāng)”,回到香港發(fā)展。
     李時佑先生德高望眾、身份特別,請看他給我的名片上稱呼,讓我按順序介紹:全美李氏總公所元老、香港海外李氏宗親總會首席會長、香港李氏宗親會首席總監(jiān)、香港象棋總會會長、香港臺山商會顧問、香港領(lǐng)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全美李氏總公所總長(1974年至1978年)、舊金山中華總會館總董(1981年)、舊金山中華總商會會長(1983年至1984年)、舊金山僑立東華醫(yī)院董事長兼院長(1982年至1983年)、舊金山中華總會館主席聯(lián)誼會理事長(1981年至1982年)、舊金山臺山寧陽總會館主席(1981年)。
      據(jù)悉,李時佑先生多次贊助香港象棋總會,1976年9月香港象棋總會遷入灣仔天樂里九號兆豐大廈四樓D座,至1982年遷往灣仔軒尼詩道354號昌業(yè)大廈十五樓,至1985年2月底,因租約期滿被迫遷出,香港象棋總會于是推舉李時佑會長為籌委會主席,發(fā)動組織投資公司,梁利成理事長亦親往謁見霍英東名譽會長,成立“光信有限公司”,成員除霍英東、李時佑、梁利成外,并有熱心人仕共同集資,“光信有限公司”成立后即購得九龍新填地街249-253號宏昌商業(yè)大廈五樓(4字)E/F座,免費租與棋會作為會址之用。
       1997年香港回歸,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委托香港棋會主辦“第五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在香港舉行大賽,實具相當意義,香港象棋總會首先與香港臨時市政局商洽,慨蒙答允相助共同主辦,更得世聯(lián)主席,香港棋會名譽會長霍英東贊助棋賽獎金三十萬元(分配與男子組、女子組、團體、非華裔組四項賽事),再得會長王銘,李時佑,黃泗三位大力贊助(王銘捐三十萬,李時佑、黃泗各捐十萬),梁利成,曾振邦,陳仲謀,陳文興,賴羅平,李鏡華,周自達,顏同珍等捐獻支持,財政賴以解決。
李時佑先生還是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顧問,近年被香港象棋總會敦請為永遠名譽會長。
     “海外存知‘棋’,天涯若比鄰”,美國彼岸大平洋雖然相距香港千山萬水,但是美國象棋隊來到香港象棋總會就如同到了家里一樣。請看:比賽現(xiàn)場、情感交融;切磋棋藝、以棋會友;以棋益智,棋樂融融;勝敗是兵家常事,友誼是天長地久。
       第三節(jié)、鮮人為知抗戰(zhàn)英雄,開過飛機打過日本
     隨著我采訪李時佑先生的深入,“老壽星”李時佑不由自主的給我看一個“特別珍貴”的禮物,我看到了是一個大概是“牛皮錢夾子”,他叫我再近一點看一下,我終于看到了是一個深凹下去的一排中文繁體字:“八一四勝利日,臺灣省二十七年”,怎么回事?
      李時佑先生特別告訴我,在他年輕20歲的時候,在美國參加空軍,曾在美國參加在中國開辦的第三期中華航空學校。李時佑曾是美國著名的陳納德將軍的部下,他多次聽過陳納德將軍講過軍事課。1937年日本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后,他隨美國陳納德率領(lǐng)的空軍部隊來到了中國,以后他獲得“空軍中!避娿。
      1938年8月14日,他奉命隨部隊“飛虎隊”空軍第一次和日本空軍正面交戰(zhàn),他的空軍部隊共打下六架日本戰(zhàn)機,第一次取得重大的勝利,受到美國和中國部隊的特別嘉獎,每一個參加軍人得到了獎品,其中之一就是這“牛皮錢夾子”。1939年李時佑受傷,以后復員回美國。70多年來,李時佑先生一直放在身上,時刻不離,因為這是他的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是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
     他特別告訴我,在抗日戰(zhàn)爭的艱苦歲月里,軍人經(jīng)歷使他奮不顧身、百折不撓,這對他的一生感受最大,無論何時何地,軍人的經(jīng)歷一直在激烈著他拼搏和奮進。
     我被他的經(jīng)歷震憾著、感動著,同時也為棋壇上有這位“抗戰(zhàn)英雄”驕傲。怪不得李時佑先生長期以來一貫“與人為善”、“贊助別人”、“先人后已”、“德高望眾”。
     采訪李時佑先生時,他特別告訴了我,他的祖籍中國臺山人,當年和他一起當空軍參加過抗戰(zhàn)的連他在一起,還有四位。李時佑先生親筆寫下了其它三位先生,這就是廣東臺山人張松仰、朱安琪、余連貴先生,算起來也有90多歲了。讓我們衷心祝愿多位老先生“壽比南山,福如東!薄
      第四節(jié)、李氏家族棋壇壽星,事業(yè)有成四世同堂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李時佑先生回到美國,先靠著復員退役金作底金,開餐廳、開酒樓維持生活,以后他又回香港兩地跑,1953年李時佑先生定居美國,以后他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兒孫滿堂。
      李時佑先生特別開心的告訴我,他有七個子女(二男五女)、五個孫子和三個重孫,四代同堂暨一大家子有三十多人。每年的全美李氏宗親、香港海外李氏宗親、香港臺山李氏宗親、美國舊金山中華總會等許多團體,紛紛來函來電邀請他出席大會,只要是時間上有、身體力行,他都會前去捧場和熱鬧。
      李時佑先生告訴我,目前他在香港直接三家參與的酒家。著名的有九龍灣、大圍、葵涌——三家同名“龍順軒海軒酒家”合股經(jīng)營。他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早晨8時起床,吃水果、看報紙、看電視、喝茶;每二、三天去看一次酒家生意。中午吃飯后,13時午睡,下午15時起床后,吃水果、看電視、喝茶;19時晚餐后,會見朋友、招客、看電視、喝茶;晚上23時前睡覺。
      李時佑先生告訴我,1954年他創(chuàng)辦了美國三蕃市象棋協(xié)會,象棋是他的畢生嗜好,也是他的唯一趣味。他告訴我,賭錢、打麻將,太傷感情,贏不好輸也不好,只有下棋,陶冶情操,趣味無窮。
      談起李時佑先生對象棋的興趣,李時佑先生是興致極高,樂此不疲。他告訴我:“象棋有著三千多年歷史。它既有簡單易學、趣味性強、老少皆宜的特點,又有變化無窮、局局皆新的藝術(shù)價值,是中華文明貢獻給世界智力運動家園的一株瑰麗奇葩!
      第五節(jié)、生死有命富貴有天,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老壽星”96歲李時佑先生談起生命很從容、很淡定,他告訴我:“生死有命,富貴有天”的道理和情操。他還特別告訴我并寫下了“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人生哲理詞句,讓我理解他的道理。
     因為我學過書法,知道著“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一詞來自于著名的王羲之《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fā)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讓我將《蘭亭序》全文報告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采訪過程中,看著“老壽星”李時佑精神振奮、紅光滿面,筆者很是激動和感動,令人更感動是,同是海外棋壇的名人:黃泗(香港象棋總會理事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永遠名譽主席)、梁利成(香港象棋總會會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學務(wù)委員會副主任、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李志海(香港象棋總會副理事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財務(wù)委員會副主任、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裁判長)、美國象棋隊領(lǐng)隊蘇秉湛(曾兩度獲得美國羅省棋賽冠軍,為美國羅省棋會名譽會長、現(xiàn)任香港象棋總會理事,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審核委員會副主任)、副領(lǐng)隊陳承恩(現(xiàn)住紐約棋會會長、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副會長)等,
       說起“棋壇壽星”李時佑先生,黃泗、梁利成、李志海、蘇秉湛、陳承恩等海內(nèi)外棋壇名人更是如數(shù)家珍,格外親近、格外親切、格外興奮、格外高興。
      看著想著,我就會特別聯(lián)想起古代人王羲之作的《蘭亭集序》的精彩篇章:“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情隨事遷,感慨系矣”、“ 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后之覽者,有感斯文”。真是有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精彩圖片請見:
![](/Article/UploadFiles/201112/2011121803235847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