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神龍陳松順》第七章:華南神龍陳松順(龐小予)
1935年臺山舉辦全縣棋賽,陳宏達特地為侄兒報了名。本次比賽執(zhí)行淘汰賽制,共有60多位選手參賽,當時只有15歲的陳松順連續(xù)斬將奪關(guān),分外引人注目,雖然受阻于余質(zhì)平(水平接近于“四大天王”之一馮敬如的棋王),但棋界對陳評價極高,并特制“神童特別獎”銀鼎授予他。
在這屆比賽中,陳松順不但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棋力,還結(jié)識了本屆比賽的冠軍、斗山棋王雷法耀,此后棋界便傳出了雷法耀收陳松順為徒的佳話。再后來“粵東三風(fēng)”之一鐘珍亦弈游至臺山,陳松順便又多了一位師長級的棋友。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雷法耀擬前往美國定居,行前將陳松順托付給鐘珍。鐘珍小但精于全局,還尤深入研究江湖殘局,如四大古局之首的《七星聚會》,經(jīng)過脫帽后的車兵角斗,鐘珍無論執(zhí)紅執(zhí)黑,均能在不敗的基礎(chǔ)上求勝,棋界尊鐘珍為“七星
看官須知,這馮敬如的棋風(fēng),開局似不太講究,而中殘功力卻極其深厚。青年陳松順整天與之枰上糾纏,棋力豈不人增?一段時間后,陳松順的水平已與其師鐘珍相當了,一些港穗高手如吳兆平、何魯蔭,甚至客居嶺南的“華中三杰”之一的方紹欽均難擋其鋒。
當時旅居香港的名家,有“雙槍將”董文淵和“七省棋王”周德裕。青年陳松順都曾與他們過著,結(jié)果擊敗了董文淵,而在五局大戰(zhàn)中與周德裕于分秋色,“華南神龍”之聲譽從此漸起,隨著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陳松順又返回內(nèi)地,在華南和西南游弈。他浪跡過韶關(guān)、貴陽、桂林、柳州、昆明等地,咆嘗舊社會棋人生活的艱辛。
建國后,陳松順單騎闖京師,與京華名手張德魁、侯玉山、謝小然、曹德純等名手交流,勝局居多。返回廣州后,又于1953年和1954年與年少自己5歲的棋星楊官磷做了兩次十局戰(zhàn),后人尊稱他們是“羊城雙璧”。
1956年舉行了首屆全國錦標賽,規(guī)程規(guī)定每個城市只派一名選手參賽,楊官磷和陳松順分別作為運動員及裁判員赴京,后來陳老回憶道:“從那年開始干裁判,一千便是數(shù)十年。”至上世紀80年代,陳松順破國家體委授予首批特級國際級裁判。
1956年12月首屆國賽之后,從1957年始,各地名手紛紛訪問廣州這座象棋城,如1957年5月,新科全國亞軍哈爾濱王嘉良與國賽第五名北京侯玉山的北方聯(lián)隊1957年7月,全國季殿軍的杭州劉憶慈與武漢李義庭的華中聯(lián)隊,1958年5月,“華東第一劍”何順安與新科全國殿軍常熟惠頌祥的華東聯(lián)軍,1958年9月,武漢李義庭,與沈陽青年棋手任德純的棋壇新星聯(lián)軍。陳松順同楊官磷代表主隊沉著應(yīng)戰(zhàn),在邊些當時棋壇異常矚目的大賽上一次次地奪得了勝利,從而捍衛(wèi)了象棋城的榮譽。
1956年5月,由楊官磷和陳松順主編全同第一家公開發(fā)行的棋刊《象棋》月刊在廣州問世,這本棋刊影響著一代代的棋藝愛好者,后來成長為國家象棋大師的上海于紅木曾回憶道:“每個月最高興的事情,就是郵遞員送來這本小冊子。一到我手中,我就照單打譜,有時還要寫信給主編楊官磷和陳松順老師,談感受、談自己的意見。”
1982年陳松順嘔心瀝血,創(chuàng)辦了《象棋報》。浙江文史作家、棋藝活動家徐清樣曾言:“我由衷地欽佩陳松順先生,他要為之付出多少心血啊!不說辦報的經(jīng)費難以籌措,發(fā)行份數(shù)和報紙質(zhì)量的苦心經(jīng)營,就是稿件來源也是很大的工作量!陳松順可以說功德大矣。”
蘇州排局家周孟芳在吳縣本讀負于核官磷后,因時間已晚無暇復(fù)盤,這位吳縣冠軍便將本局棋寄給了陳老求教。很快周孟芳就拿到陳老的回信,并邀筆者一起研究,只見陳老已另抄了一份對局,并在其下詳盡地注解了十余條,字跡工整清晰,變化分析詳細,末后寫道:敬請再研指正。
1979年春,《江蘇棋藝》在四運會蘇州團體預(yù)賽期間創(chuàng)刊,陳老應(yīng)邀為其撰寫的棋稿深受棋友們的歡迎。第二期陳老評注的四運會個人決賽王秉國對胡榮華之局,所擬變化極為詳盡。據(jù)責(zé)任編輯甘雨時講,接到陳老來稿的第二天,競又迫來一函,糾正上封信的不妥之處,于此可見陳老師治學(xué)的嚴謹。
本文末特將1960年底滬粵棋賽上
1.炮二平五 馬8進7 2.馬二進三車9平8 3.車一平二卒7進1 “華東第一劍”何順安曾著有《中炮進三兵對屏風(fēng)馬》,今黑先進7路卒,戰(zhàn)略上顯然有避其所長之意。
4.車二進六 馬2進3 5.兵七進一馬7進6 6,馬八進七象3進5 7.兵五進一 …………
這一回合,紅以沖中兵攻擊黑之左馬盤河,顯得多姿多彩。原因是上海隊在這一年已精研了高左炮攻左馬盤河的套路,而且在兩個月前的全國團體賽、個人賽上,滬隊棋手以此屢有斬獲(一個月之后在上海舉行的滬粵棋賽上,滬隊遇到左馬盤河,又是千篇一律的高左炮)。
7.…………卒7進1 沖7路卒逐車,勢在必行。假如士4進5鞏固中路的活,則兵五進一,黑方容易吃虧,1959年第—屆全運會決賽的兩則名局,可為佐證,
8.車二平四 馬6進7 9.兵五進一 士4進5 補士鞏固中路,工穩(wěn)。在本局之前,陳松順后手遭遇滬隊朱劍秋時,曾走卒5進1,以下馬三進五,卒5進1,馬五進三,炮8平7,車四退三,下著欲炮八進二,紅較有先手。
10.馬三進五炮8進5 11.兵五進一炮8平3
此時黑一般多走炮2進1,以下兵七進一,炮8平3,兵七進一,車8進6或馬7退5均可抗衡,F(xiàn)黑直接打馬,似授對方以兵五進一搏象的戰(zhàn)機,而紅接走馬五退七吃炮,恰恰系失先之著。
12.馬五退七 炮2進1 13.仕六進五 …………
被黑方炮2進1牽制車兵,紅頓感不適,F(xiàn)補仕亦屬無奈,如馬七進五,黑行車8進6的兇著。
13.………… 炮2平5 14.馬七進五 …………
紅進馬嫌急,應(yīng)改走炮八進二,馬7進5,相七進五,卒7進1。車九平六,局面尚可應(yīng)忖。
14.………… 馬7退5 回馬炮口捉車,精彩之筆!
15.炮五進二 炮5進3 16.相七進五車1平2 17.炮八進二 車8進6 進車兵行線,就此反先奪勢。
18.車九平六 卒3進1 19.車四平七馬3進5 20.車六進二卒7平6 21.車七乎五
如圖形勢,紅如不以車殺馬而走炮五進三,則象7進5,車七平五,炮5進2,車六平二,炮5退5,車二平五,車2進5,車五進三,車2進4,帥五進一,車2平6,黑方勝定。
21.…………炮5退3 22.車六平二卒3進1 23.車二進三 ………… 如改走車二進一,則卒3平2,車二平四,卒2平3,車四進二,車2進3,仕五退六,黑可卒9進1或車2平4,黑方大優(yōu)。
23.………… 車2進3 24.相五進七 卒6平5 25.車二平— 將5平4 出將謀仕,算度深遠。
26.炮八退二 卒1進1 27.車一平四 車2進4 此時兌炮,次序井然。
28.車四平五 車2進2 29.仕五退六 車2平4 30.帥五進一 卒5平6 31.帥五平四 車4退3
32.車五退四 車4平1 33.車五平四 卒6平5 34.車四平六 將4平5 35.帥四平五 車1平6
36.帥五退一 卒1進1 37.兵一進一 卒1平2 38.相七退九 車6平7 39.車六平二 卒2進1
紅方以相為誘餌,希望黑走車7進3,則車二進二得卒,可爭得和局。然而黑方明察秋毫,直沖2路卒,令紅方無計可施。
40.相三進五 卒2平3 41.兵一進一 卒3進1 42.相五退七 車7平3 43.什四進五 卒3進1
44.車二平六 車3退2 45.兵一進一 車3退l 46.車六平五 卒5平6 47.車五平四 卒6平5
48.仕五退四 車3平4 49.帥五進一 卒3平4 50.帥五平四 車4平9 (黑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