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象棋宗師楊官璘》第二十三章:楊胡斗法
三市棋賽結(jié)束后,已是金風送爽的季節(jié)。1960年10月,首都北京又迎來了全國棋類錦標賽。其中,象棋比賽除個人賽外,還舉行了首次全國團體賽和女子表演賽。楊官璘身兼廣東隊教練,又披掛上陣,率領廣東棋壇新秀蔡福如、陳柏祥赴京參賽。
楊官璘自1959年擔任廣東棋隊負責人和象棋隊教練后,除了精心輔導隊員外,還長期忙于開會和種種行政事務,這使他沒有多少時間來研究棋藝。而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年輕棋手風起云涌,他們有闖勁,在思想上敢于打破陳規(guī),對布局的研究深度與廣度,恐怕已超過自己。這次帶著兩員小將進京趕考,他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這次廣東隊的主要對手是上海隊,他望著身邊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棋手說:“我們實力可不如啊!”
比賽的前幾天,廣東隊抵達北京。作為教練,楊官璘有許多雜事需要處理,因此無法專心進行比賽準備。這時他的痔瘡又發(fā)作了,久坐不得,身體狀況非常糟糕。
1960年10月16日,全國棋類錦標賽在北京如期擂響戰(zhàn)鼓。果然不出所料,上海隊一開始便領先,楊官璘只能率蔡福如、陳柏祥在后面奮力追趕。楊官璘白天在疆場上揮刀躍馬.極力拼殺,晚上回去后又得與隊友們拆棋,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拆對方的布局,輔導完后,才能考慮自己的棋局。
在比賽中.楊官璘為使廣東隊追上上海隊。每場都得為得一分而殫精竭慮,幾乎在拼老命,可以和的棋,他千方百計去取勝。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在第ll輪時,廣東隊終于追上了上海隊,兩隊同積18分。而楊官璘個人積分達19分,以八勝三和保持不敗的戰(zhàn)績。第14輪戰(zhàn)前,廣東隊還比上海隊少一分,所以最后一輪只有力拼。結(jié)果,在對寧夏隊時,楊官璘被馬寬逼和,緊接著蔡福如也被逼和,陳柏祥雖取勝,兩隊戰(zhàn)平也無用處,上海隊克甘肅隊后,以24分奪走了團體冠軍,廣東隊以1分之差屈居亞軍。
團體賽結(jié)束后,馬上就進行個人賽的角逐。個人賽的資格為團體賽分臺預選出來的第一臺前10名.第二臺前6名,第三臺前4名,共20人參賽。
在前12輪中,楊官璘一直保持不敗。但在第13輪時負于孟立國,第14輪又和馬寬,兩輪只拿了1分,出線是出線了,但名次卻排在第5名。第一臺出線的為:上海何順安、湖北李義庭、安徽麥昌幸、遼寧盂立周、廣東楊官磷、寧夏馬寬、黑龍江王嘉良、江蘇惠頌祥、解放軍陳培芳;第二臺出線的為:廣東蔡福如、上海胡榮華、浙江劉憶慈、北京董齊亮、湖北張潤、吉林李樹范。第三臺出線的為:廣西黃國棣、和上海朱劍秋、湖北薛占金、廣東陳柏祥。
個人賽于10月27日至11月3日進行,由于時間太緊湊,有時一天有幾場比賽,戰(zhàn)爭十分“殘酷”。 楊官璘以抱病之身與全國頂尖高手過招。在斗湖北張潤時,苦殺了幾個小時,下午義對上海朱劍秋,朱劍秋一心求和,將城罐只守得風雨不透,兩人整整廝打了4個小時,直到封棋都無戰(zhàn)果。
散場回房后,楊官璘在燈下獨自把與朱劍秋的這盤棋好好地拆了一個透,已覺勝券在握,不驚意抬頭間,發(fā)現(xiàn)天已露曉。于是,稍作休息,以蓄精神。次日一大早,楊官璘與朱劍秋再度交手。楊官璘妙招迭出,終于將朱劍秋擊敗。
但還未能夠細細品嘗勝利的喜悅,楊官璘卻遭到了有史以來的“滑鐵盧之戰(zhàn)”,更有甚者,有人將其稱為“結(jié)束了楊官璘稱雄的時代”。
到底是誰撼動了楊官璘棋壇霸主的地位?此人正是中國象棋史又一個劃時代的人物——胡榮華!
這年胡榮華年僅15歲。在比賽前,上海棋壇的名宿徐大利跟楊官璘開玩笑說:“老楊當心,我們的這位胡小鬼厲害得很!
和許多人一樣,楊官璘當時并沒有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一試想想,一個是弈林泰斗,一個則是首次參加全國棋賽15歲的小娃娃!這是如何的懸殊?但“冠軍總是在自己沒想到丟的時候而丟掉的”(這是胡榮華在1980年丟掉蟬聯(lián)10屆全國冠軍后的一次感嘆)。楊官璘的這次失敗,給自己的棋藝生涯刻下了為數(shù)不多的創(chuàng)痛。
是役楊官璘先行,布出中炮七路馬陣。胡榮華還以左炮封車。此陣式上海隊諸雄早已秘密對所有的變化做了系統(tǒng)而全面的準備,將其拆了個通透,作為對付楊官璘的秘密武器和殺手锏。但楊官璘哪里知道?不明就里的一個猛子扎進了圈套。幾招過后,楊官璘準備強行渡卒提炮,胡榮華識破了楊官璘的意圖。他極為慎重,足足考慮了15分鐘,算清了楊官璘沒有防備后,于是毅然棄炮,再進車復炮打中卒撲馬助攻。楊官璘雖得一子另一卒過河,但車馬均被封于死角,中路被堵,乃至全局受困,動彈不得。他竭力解拆,不斷地通過兌子化解胡榮華暴風驟雨般的攻勢。但昨夜通宵未眠,上午又剛惡斗完朱劍秋,加之痔瘡發(fā)作,久坐后身體不支,楊官璘此時正可謂是“三鼓而竭”,雖然抓得胡榮華退馬保留進攻之機緩過一口氣,無奈幾回合后又出軟招,大局江河日下。但楊官璘心猶未甘,強支精神,又走出不少精妙之著,無奈開局和中局中傷太深,又一陣兌子換下來.已痛失雙相一士。車兵對車單仕,胡榮華的兵力大占上風。二人經(jīng)過3個多小時80多回合的鏖戰(zhàn),胡榮華最終以老練的殘棋取勝。
這一仗是中國象棋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役。它標志著楊官璘時代的結(jié)束,宣告胡榮華時代的來臨。
敗于胡榮華之手,給楊官璘以沉重的打擊。但比賽還在繼續(xù),楊官璘以哀兵之勢銜尾直追,連勝陳柏祥、黃國棣、李義庭、王嘉良后,積分一度超過胡榮華。但楊官璘已明顯地感到自已的布局了無新意,只是在靠幾招老套路,但這些老套路已被對手分拆了個通透,起不到奇兵制勝之效。楊官璘靜心分析,這次比賽,自己的每盤棋幾乎都在開局和中局占水到便宜,只能靠深厚的殘棋功夫與對方周旋,這樣只能自保;一旦遇到頂尖高手,連自保都困難。果不其然,在第8輪和孟立國、第9輪和何順安,這時胡榮華又已趕上來。最后一戰(zhàn)前.朱劍秋積13分,楊官璘、何順安、李義庭、胡榮華各積12分。在最后一輪比賽中,楊官璘雖然力克方孝臻,但胡榮華同時戰(zhàn)敗劉憶慈,何順安取勝朱劍秋,這樣,三人積分同為14分。
按賽程規(guī)定,同分者按雙方對局勝負定名次,勝者在前。胡榮華勝楊官璘,和何順安;而何順安對兩人皆和,因此胡榮華排第一,何順安排第二,楊官磷只能屈居第三名。
閉幕式上,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元帥親臨賽場,為優(yōu)勝者和獲勝團隊頒獎。
望著陳老總把金光閃閃的獎牌掛到胡榮華的胸前,楊官璘心中真如翻江倒海,百感交集。他多么希望這枚沉甸甸的金牌掛在自己的胸前!
比賽結(jié)束同到廣州后,楊官璘對這次大賽作了細致的分析:在客觀,一是自己在參加比賽的同時還要輔導隊員.分散了不少精力;二是痔瘡發(fā)作身體欠佳,以致精神不濟。但從內(nèi)因上看,自己的套路陳舊,而這次比賽的新布局、新著法層出不窮,以致自己應接無暇,
這次得第三名.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比賽結(jié)束三天后,《體育報》專門發(fā)表了一篇題為《開展棋類活動,提高棋藝水平》的社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篇關于下棋的社淪,可見本次比賽影響之大!
但此時國家連遭自然災害,經(jīng)濟形勢越來越嚴峻。在此大環(huán)境下,設在廣州二沙頭的廣東體育集訓隊基地里已容不下一張棋桌,剛剛興盛起來的廣東象棋隊遭遇解散。這對楊官璘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但不幸中的萬幸是,他并沒有完全與象棋絕緣——他被分配到《象棋》月刊做專職主編。
由于全國經(jīng)濟形勢的惡化,全國象棋賽再無法舉行。楊官璘臨陣磨刀的機會,也就是一年一度的滬穗互訪比賽了。到了1962年,羊城棋壇又引發(fā)一番群雄混戰(zhàn)。
《一代象棋宗師楊官璘》序(胡榮華)
《一代象棋宗師楊官璘》內(nèi)容簡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