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述圣傳奇(28):彭老喜唱太平歌,小寧大鬧蘭州城
第二十八回:躬逢盛世,彭老喜唱太平歌;
            又起鳳波,小寧大鬧蘭州城。
      上回說到楊不知棄炮轟士脅車,其中大有文章,原來此著如彭老將5平4吃炮,則對方車九平六捉死河口馬,可乘機擴先,賺得一士便宜。眾人不禁為這青年的膽魄暗暗叫好,其中最興奮者,當屬伏某等人。
     然彭述圣何許人也!他手捋須髯,略一思忖,不吃炮反進車,頓使楊不知計劃落空,眾人一場虛驚。 
     楊不知如意算盤失靈,不免亂了方寸,盡管后來又放強手,但在彭老的綿密防衛(wèi)中均無功而返。
    當楊不知進攻呈強弩之末時,彭老三軍過河,勢如破竹。楊不知見大勢已去,遂痛快認輸,轉身離去。自始至終,不發(fā)一言,更不看眾人一眼。
    彭述圣待楊不知走后,頗為感慨地對眾人說道:“此子英氣內斂,聰明透頂,如修為得法,絕非常人,只是煞氣太重,有虧壽限!
     再說楊不知回去后,不但不為輸棋生氣,反而更激發(fā)了他對象棋的求索,他又怕以后人們知道他報假名的后果,索性更名“卜知”(以卜代不,好聽好看)。楊永祿之名從此消失,“楊卜知”取而代之。
   從此,蘭州棋壇出現了一位驍將楊卜知,有人曾問他當時與彭老下棋時飛炮轟士是什么招?他笑日:“那是秦瓊的撒手锏,可惜遇上了李元霸!
    五十年代,楊卜知曾獲全省賽亞軍。文革初期,家庭變故,個人遭批,氣傲又性烈的楊卜知不堪凌辱,竟然用菜刀抹脖子身亡,此屬后話不提。
     楊卜知挑戰(zhàn)彭述圣雖然未果,卻在長期平靜的湖面上泛起了漣漪。以伏某為代表的鹽務局一幫人仍不心甘,依然到處網羅人才,尋找機會,究竟能否找到,且按下不表。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1949年8月26日,人民解放軍攻克蘭州,人民獲得新生。新中國成立后,彭述圣也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成為我國最早一批專業(yè)棋人,并先后被聘為省文史館館員和省政協委員,經常被邀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彭述圣步入晚年,對勝負已看得很淡。當與新手對局,如果首局取勝,第二局絕不再勝,一般都是一盤和棋,且含笑說道:“畢竟老了,頂不住了!焙苌俳o人難堪。
     五十年代初,彭述圣先后應邀與朝鮮代表團團長研討兩國象棋之異同,并與青海省政府主席趙壽山對弈。
     當時擔任甘肅第一任省政府主席的鄧寶珊將軍曾多次詼諧地對來訪者說:“我們甘肅諸項落后,惟獨象棋突出!睂嶋H上就指彭述圣,可以說,彭述圣已成了蘭州乃至甘肅的一張“名片”和一種自豪。 
     建國后,有了安定生活的彭述圣掛牌應眾只是沿襲慣例,早已沒了逞強之念,但接著出現的一件事卻讓彭老十分為難,不得已又勾起了“馮婦”之心。 
    常言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尤其在象棋王國里,這種莫名其妙的“風”刮起來幾乎沒完沒了。
     “風源”依然來自鹽務局。
    1950年臘月二十三,朔風號,雪花飄,家家戶戶都關起門來圍著火爐過“小年”!版馗咂濉蔽洪L林的家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年約三十七八,操北平口音,形神狼狽,衣著寒酸,原來正是十六年前橫掃蘭州棋攤的北平高手寧寶豐。
     提起寧寶豐,還得從頭說起。
     1931年,彭述圣弈游北平期間,曾饒子饒先會戰(zhàn)并指導過許多小字輩棋手,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彭老稱之為“三小”、“四小”,也就是七員小將的通稱。
     這“七小”中,最有靈性的要算侯玉山(20歲)和寧寶豐(18歲)。當時,彭老給侯玉山讓馬,給寧寶豐讓三先,均占上風。
     彭述圣曾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講心得體會:“對局時,一般只需看己方一步真先,再正確料定對方下一步最上之著,有針對性為之,不必過多妄耗心血,不利久戰(zhàn)!
    這番話言簡意賅,對諸“小”大有啟迪。侯玉山曾得彭述圣“蓋馬三錘”真諦,受益最大,三年后,一鳴驚人,與那健庭、張德魁分庭抗禮且猶有過之,終成一代國手。 
     寧寶豐雖較侯玉山小兩歲,但三年來也突飛猛進,棋藝大漲。但不知什么原因,卻于1934年夏來到蘭州,其時不過21歲,人稱“小寧兒”。
     時值六月,烈日炎炎。他頭戴一頂開了邊的破草帽,身穿一件油漬漬的破衣裳,蝸居在山字石一破窯洞——一副窮困潦倒的模樣。 
     小寧兒人窮衣爛,棋藝卻高得驚人,除隍廟茶園外,蘭州市幾乎所有茶園棋攤都掃了個遍,一路凱歌,未逢對手。 
    彭老的教門弟子魏玉山心中不忿,私下去斗,結果被打到讓馬的份上。此事被彭老知道后大為震驚,遂派人約請小寧兒來隍廟印證棋功。
    消息傳開,四城八鄉(xiāng)的棋迷都趕來觀戰(zhàn),茶園一時人滿為患,沒有座位就站著,站在后面的則踮腳翹首,場面十分熱烈,像看大戲一樣。
     小寧兒初見彭老,還有點拘謹,因為三年前被饒三先的余威還在,但隨著棋局的逐步展開,小寧兒也神游局內,渾然忘我了。
    那天一共下了五局,雙方二勝一平,打了個平手。從此,蘭州棋界稱小寧兒為“北平高棋”。
   不說眾人吃驚,彭老也暗暗納罕,三年不見,這小寧兒居然長了三先!看來古人說的“三日不見,刮目相看”頗有見地,后生真是可畏。
    隨后,彭老給了他一點零錢,讓他吃頓飽飯,實指望過幾天再想法周濟,誰知小寧兒一去不返。
    經打聽,才知寧寶豐去了比較富庶的狄道府(今臨洮縣),靠下棋博彩攢了點錢,還娶了個農家女在當地成了家,這一去就是十六年。等二次來蘭,已是1950年寒冬臘月,還是孑身一人,還是那么寒酸。 
    眾人猜測,可能家庭有了變故,但誰也沒有問,以上就是寧寶豐的過去。
     寧寶豐二次來蘭的消息被鹽務局等人知曉后,大為興奮。他們認為,寧寶豐才是“摘牌”的最佳人選。于是他們找到寧寶豐,請他吃了一頓便飯,并開始縱言相激。
    “老傢(指彭)怪你來蘭后不先去拜望,卻滿攤子斗彩,非常生氣!
    “老傢兒已經年高,你的棋又不弱于他,怕他做啥!你如勝他,我們管你的吃喝……”
     一番勸導之下,舉目無親又衣食無著的寧寶豐動了心,鹽務局幾人又幫他訂了個“先禮后兵”的計劃。首先替他買了四色禮讓他去拜訪彭,然后提出與彭比賽,一旦開賽,他們便會現身助陣,他們估計,彭述圣很難推卻。
    其實寧寶豐來蘭的消息彭老早已知曉,對他的滿攤子斗彩亦有耳聞,今日突見寧寶豐提禮品來見,很覺詫異,細問之下,已知原委,遂斥責道:“年輕人咋不學好!做個小買賣也比斗彩強,別聽有的人瞎鼓搗,東西你拿回去,我也不想和你下棋,回去好好想想,走吧!”
   寧寶豐碰了一鼻子灰,怏怏不快回告鹽務局幾人,伏某等人一聽,氣往上沖,這老傢敬酒不吃就讓他吃罰酒,一不作,二不休,干脆來硬的。
    他們一邊用寧寶豐口氣寫了封挑戰(zhàn)書送至象棋研究室要求請教,一邊又找到甘肅日報社楊社長,由楊給彭寫了個條子敦促。
    彭述圣明知背后有人搗鬼,也不點破,遂叫王和生出面復函相約于正月初一在隍廟比賽。
    寧寶豐人窮志短,一直寄居在魏長林家。除夕之夜,魏長林迷戀壓寶(擲骰子賭博)輸了個精光。甚至像樣點的衣服都輸掉了。害得寧寶豐初一只好借魏長林父親的一件長袍赴隍廟參加比賽。
    沒想到出來迎戰(zhàn)的卻不是彭述圣本人,而是彭座下的五大弟子。寧寶豐只好與五人車輪大戰(zhàn),結果五戰(zhàn)全勝,凱旋而歸,并自豪地對眾人炫耀:“我今天是裴元慶單騎掃唐營,明兒個我要走馬會秦王!钡靡庵橐缬谘员。
    次日(正月初二)彭述圣在隍廟東樓象棋研究室接待了這位有恃無恐的北平高棋——當年曾教誨過的小寧兒。
    結果,寧寶豐被讓先連敗兩局,小寧兒這才服輸,轉而說道:“您老還是能讓我半馬雙先。”
    彭述圣不聽恭維,正色勸道:“年輕人不可太傲,也不可聽人撥弄是非,要好好下棋,好好做人。”小寧兒連連稱是。
    經此一戰(zhàn),寧寶豐不再逞強,聽說后來有一段時間在臥橋、雷壇河一帶賣過油餅,再后來下落不明,無人再知他的消息。 
    彭述圣訓斥寧寶豐,本屬一番好意,不想卻又惹惱了另一位青年,他認為是彭老贏棋后有意奚落對方,于是打抱不平,又掀起一場“摘牌”風波。
    欲知是誰,下回再說。
第二十八回:躬逢盛世,彭老喜唱太平歌;
            又起鳳波,小寧大鬧蘭州城。
      上回說到楊不知棄炮轟士脅車,其中大有文章,原來此著如彭老將5平4吃炮,則對方車九平六捉死河口馬,可乘機擴先,賺得一士便宜。眾人不禁為這青年的膽魄暗暗叫好,其中最興奮者,當屬伏某等人。
     然彭述圣何許人也!他手捋須髯,略一思忖,不吃炮反進車,頓使楊不知計劃落空,眾人一場虛驚。 
     楊不知如意算盤失靈,不免亂了方寸,盡管后來又放強手,但在彭老的綿密防衛(wèi)中均無功而返。
    當楊不知進攻呈強弩之末時,彭老三軍過河,勢如破竹。楊不知見大勢已去,遂痛快認輸,轉身離去。自始至終,不發(fā)一言,更不看眾人一眼。
    彭述圣待楊不知走后,頗為感慨地對眾人說道:“此子英氣內斂,聰明透頂,如修為得法,絕非常人,只是煞氣太重,有虧壽限!
     再說楊不知回去后,不但不為輸棋生氣,反而更激發(fā)了他對象棋的求索,他又怕以后人們知道他報假名的后果,索性更名“卜知”(以卜代不,好聽好看)。楊永祿之名從此消失,“楊卜知”取而代之。
   從此,蘭州棋壇出現了一位驍將楊卜知,有人曾問他當時與彭老下棋時飛炮轟士是什么招?他笑日:“那是秦瓊的撒手锏,可惜遇上了李元霸!
    五十年代,楊卜知曾獲全省賽亞軍。文革初期,家庭變故,個人遭批,氣傲又性烈的楊卜知不堪凌辱,竟然用菜刀抹脖子身亡,此屬后話不提。
     楊卜知挑戰(zhàn)彭述圣雖然未果,卻在長期平靜的湖面上泛起了漣漪。以伏某為代表的鹽務局一幫人仍不心甘,依然到處網羅人才,尋找機會,究竟能否找到,且按下不表。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1949年8月26日,人民解放軍攻克蘭州,人民獲得新生。新中國成立后,彭述圣也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成為我國最早一批專業(yè)棋人,并先后被聘為省文史館館員和省政協委員,經常被邀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彭述圣步入晚年,對勝負已看得很淡。當與新手對局,如果首局取勝,第二局絕不再勝,一般都是一盤和棋,且含笑說道:“畢竟老了,頂不住了!焙苌俳o人難堪。
     五十年代初,彭述圣先后應邀與朝鮮代表團團長研討兩國象棋之異同,并與青海省政府主席趙壽山對弈。
     當時擔任甘肅第一任省政府主席的鄧寶珊將軍曾多次詼諧地對來訪者說:“我們甘肅諸項落后,惟獨象棋突出!睂嶋H上就指彭述圣,可以說,彭述圣已成了蘭州乃至甘肅的一張“名片”和一種自豪。 
     建國后,有了安定生活的彭述圣掛牌應眾只是沿襲慣例,早已沒了逞強之念,但接著出現的一件事卻讓彭老十分為難,不得已又勾起了“馮婦”之心。 
    常言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尤其在象棋王國里,這種莫名其妙的“風”刮起來幾乎沒完沒了。
     “風源”依然來自鹽務局。
    1950年臘月二十三,朔風號,雪花飄,家家戶戶都關起門來圍著火爐過“小年”!版馗咂濉蔽洪L林的家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年約三十七八,操北平口音,形神狼狽,衣著寒酸,原來正是十六年前橫掃蘭州棋攤的北平高手寧寶豐。
     提起寧寶豐,還得從頭說起。
     1931年,彭述圣弈游北平期間,曾饒子饒先會戰(zhàn)并指導過許多小字輩棋手,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彭老稱之為“三小”、“四小”,也就是七員小將的通稱。
     這“七小”中,最有靈性的要算侯玉山(20歲)和寧寶豐(18歲)。當時,彭老給侯玉山讓馬,給寧寶豐讓三先,均占上風。
     彭述圣曾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講心得體會:“對局時,一般只需看己方一步真先,再正確料定對方下一步最上之著,有針對性為之,不必過多妄耗心血,不利久戰(zhàn)!
    這番話言簡意賅,對諸“小”大有啟迪。侯玉山曾得彭述圣“蓋馬三錘”真諦,受益最大,三年后,一鳴驚人,與那健庭、張德魁分庭抗禮且猶有過之,終成一代國手。 
     寧寶豐雖較侯玉山小兩歲,但三年來也突飛猛進,棋藝大漲。但不知什么原因,卻于1934年夏來到蘭州,其時不過21歲,人稱“小寧兒”。
     時值六月,烈日炎炎。他頭戴一頂開了邊的破草帽,身穿一件油漬漬的破衣裳,蝸居在山字石一破窯洞——一副窮困潦倒的模樣。 
     小寧兒人窮衣爛,棋藝卻高得驚人,除隍廟茶園外,蘭州市幾乎所有茶園棋攤都掃了個遍,一路凱歌,未逢對手。 
    彭老的教門弟子魏玉山心中不忿,私下去斗,結果被打到讓馬的份上。此事被彭老知道后大為震驚,遂派人約請小寧兒來隍廟印證棋功。
    消息傳開,四城八鄉(xiāng)的棋迷都趕來觀戰(zhàn),茶園一時人滿為患,沒有座位就站著,站在后面的則踮腳翹首,場面十分熱烈,像看大戲一樣。
     小寧兒初見彭老,還有點拘謹,因為三年前被饒三先的余威還在,但隨著棋局的逐步展開,小寧兒也神游局內,渾然忘我了。
    那天一共下了五局,雙方二勝一平,打了個平手。從此,蘭州棋界稱小寧兒為“北平高棋”。
   不說眾人吃驚,彭老也暗暗納罕,三年不見,這小寧兒居然長了三先!看來古人說的“三日不見,刮目相看”頗有見地,后生真是可畏。
    隨后,彭老給了他一點零錢,讓他吃頓飽飯,實指望過幾天再想法周濟,誰知小寧兒一去不返。
    經打聽,才知寧寶豐去了比較富庶的狄道府(今臨洮縣),靠下棋博彩攢了點錢,還娶了個農家女在當地成了家,這一去就是十六年。等二次來蘭,已是1950年寒冬臘月,還是孑身一人,還是那么寒酸。 
    眾人猜測,可能家庭有了變故,但誰也沒有問,以上就是寧寶豐的過去。
     寧寶豐二次來蘭的消息被鹽務局等人知曉后,大為興奮。他們認為,寧寶豐才是“摘牌”的最佳人選。于是他們找到寧寶豐,請他吃了一頓便飯,并開始縱言相激。
    “老傢(指彭)怪你來蘭后不先去拜望,卻滿攤子斗彩,非常生氣!
    “老傢兒已經年高,你的棋又不弱于他,怕他做啥!你如勝他,我們管你的吃喝……”
     一番勸導之下,舉目無親又衣食無著的寧寶豐動了心,鹽務局幾人又幫他訂了個“先禮后兵”的計劃。首先替他買了四色禮讓他去拜訪彭,然后提出與彭比賽,一旦開賽,他們便會現身助陣,他們估計,彭述圣很難推卻。
    其實寧寶豐來蘭的消息彭老早已知曉,對他的滿攤子斗彩亦有耳聞,今日突見寧寶豐提禮品來見,很覺詫異,細問之下,已知原委,遂斥責道:“年輕人咋不學好!做個小買賣也比斗彩強,別聽有的人瞎鼓搗,東西你拿回去,我也不想和你下棋,回去好好想想,走吧!”
   寧寶豐碰了一鼻子灰,怏怏不快回告鹽務局幾人,伏某等人一聽,氣往上沖,這老傢敬酒不吃就讓他吃罰酒,一不作,二不休,干脆來硬的。
    他們一邊用寧寶豐口氣寫了封挑戰(zhàn)書送至象棋研究室要求請教,一邊又找到甘肅日報社楊社長,由楊給彭寫了個條子敦促。
    彭述圣明知背后有人搗鬼,也不點破,遂叫王和生出面復函相約于正月初一在隍廟比賽。
    寧寶豐人窮志短,一直寄居在魏長林家。除夕之夜,魏長林迷戀壓寶(擲骰子賭博)輸了個精光。甚至像樣點的衣服都輸掉了。害得寧寶豐初一只好借魏長林父親的一件長袍赴隍廟參加比賽。
    沒想到出來迎戰(zhàn)的卻不是彭述圣本人,而是彭座下的五大弟子。寧寶豐只好與五人車輪大戰(zhàn),結果五戰(zhàn)全勝,凱旋而歸,并自豪地對眾人炫耀:“我今天是裴元慶單騎掃唐營,明兒個我要走馬會秦王!钡靡庵橐缬谘员。
    次日(正月初二)彭述圣在隍廟東樓象棋研究室接待了這位有恃無恐的北平高棋——當年曾教誨過的小寧兒。
    結果,寧寶豐被讓先連敗兩局,小寧兒這才服輸,轉而說道:“您老還是能讓我半馬雙先。”
    彭述圣不聽恭維,正色勸道:“年輕人不可太傲,也不可聽人撥弄是非,要好好下棋,好好做人。”小寧兒連連稱是。
    經此一戰(zhàn),寧寶豐不再逞強,聽說后來有一段時間在臥橋、雷壇河一帶賣過油餅,再后來下落不明,無人再知他的消息。 
    彭述圣訓斥寧寶豐,本屬一番好意,不想卻又惹惱了另一位青年,他認為是彭老贏棋后有意奚落對方,于是打抱不平,又掀起一場“摘牌”風波。
    欲知是誰,下回再說。